左右利率的宏观经济数据之GDP
左右利率的宏观经济数据之GDP
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是指经济社会(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它是对一国(地区)经济在核算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的最终产品总量的度量,常常被看成显示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生产过程中的新增加值,包括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和固定资产的磨损价值,但不包含生产过程中作为中间投入的价值,而实际GDP则是在名义GDP基础上剔除价格因素情况下所得出的GDP值,它更能反映经济的实际产出。
在各类经济指标中,实际GDP无疑是最能反映一国经济在某一特定时段内所获成果的一个,所以当人们谈论一国经济时,总会不约而同地想到这一指标。从构成来看,由于它包含个人消费、投资、进出口以及政府支出这四大经济领域,因此它对经济的概括性之强是任何指标都无法比拟的,而它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经济总体走向最好的晴雨表。一旦实际GDP上升并达到一定景气程度之后,一国央行就会提高利率以维护经济稳定且可持续的增长,因为从中长期而言,稳定可持续才能有效维持温和通胀,才能最终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反之,如果一国经济增速下滑到央行不能接受的程度并低于某个水准的时候,各国央行就会果断地降息以防止通缩给就业带来不利影响。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不同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不同,因此各领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也有差异。以美国为例,由于该国经济类型属于消费型,个人消费支出对经济的贡献度超过70%,因此只要美国的个人消费(PCE)维持稳定增长,那么美国的实际GDP就将保持强劲。不过其他国家的情况则不同,比方说欧元区、日本、中国则是明显受出口拉动的经济,也就是说上述三个国家一旦出口出现问题,那么经济维持增长就会面临较大的难度,见图3.19。